突破傳統(tǒng):PMA-qPCR技術革新米粉中嗜酸乳桿菌活菌檢測
發(fā)布時間:2024-11-15 瀏覽次數:665
在食品微生物學領域,準確評估食物中活菌數量是確保食品安全和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微生物檢測方法,如培養(yǎng)法,雖然被廣泛使用,但存在時間長、易受非目標微生物干擾等局限性。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進步,基于DNA的檢測方法因其快速和靈敏的特性而備受關注。然而,這些方法無法區(qū)分活菌和死菌,限制了其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為了克服這一挑戰(zhàn),科研人員開發(fā)了基于碘化丙啶單偶氮化合物(PMA)的技術,用于活菌定量分析。本研究以米線產品中的嗜酸乳桿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為對象,評估并應用了PMA技術,以提高活菌檢測的準確性。
研究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標是開發(fā)和評估一種基于PMA的分子檢測方法,以準確量化米線產品中活的嗜酸乳桿菌。該方法結合了PMA處理與實時定量PCR(qPCR)技術,通過選擇性地抑制死菌DNA的擴增,實現了活菌的特異性檢測。研究結果表明,PMA-qPCR方法能夠有效區(qū)分活菌和死菌,且與傳統(tǒng)培養(yǎng)法相比,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該方法在米線產品中的應用展示了其在復雜食品基質中檢測活菌的潛力。
圖源:https://ars.els-cdn.com/content/image/1-s2.0-S0956713524006066-gr1.jpg
研究具體所用的方法
研究首先在實驗室條件下對PMA-qPCR方法進行了優(yōu)化。通過一系列實驗確定了最佳的PMA濃度和光照時間,以確保死菌DNA的完全抑制。隨后,在米線樣品中添加已知數量的活菌和死菌,驗證了該方法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實驗結果顯示,PMA處理有效地抑制了死菌DNA的擴增,而對活菌的檢測沒有顯著影響。qPCR擴增采用特異性引物,確保了對嗜酸乳桿菌的精準檢測。
在實際應用中,研究團隊將優(yōu)化后的PMA-qPCR方法應用于市售米線產品的檢測。樣品經過PMA處理后,提取DNA并進行qPCR分析。結果表明,該方法能夠靈敏地檢測出樣品中的活菌數量,并與傳統(tǒng)培養(yǎng)法的結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研究的結論
本研究成功開發(fā)了一種基于PMA的qPCR方法,用于米線產品中嗜酸乳桿菌活菌的定量分析。與傳統(tǒng)的培養(yǎng)方法相比,該方法不僅縮短了檢測時間,還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性。PMA-qPCR方法的應用為食品微生物檢測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別是在需要快速、準確評估食品中活菌數量的場合。
本研究為食品微生物檢測領域的科研人員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工具,特別是在需要區(qū)分活菌和死菌的情況下。PMA-qPCR方法的成功應用展示了其在復雜食品基質中的潛力,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礎。例如,未來的研究可以探索該方法在其他食品中的應用,或結合其他分子生物學技術,以提高食品安全檢測的全面性和可靠性。此外,該研究還強調了優(yōu)化實驗條件的重要性,為其他科研人員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對于非本領域的科研工作者,本研究展示了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通過理解PMA-qPCR方法的原理和應用,讀者可以更好地認識到食品微生物檢測的復雜性以及新技術在提升檢測效率和準確性方面的潛力。這一研究不僅推動了食品安全領域的發(fā)展,也為跨學科的合作研究提供了啟示,鼓勵科研人員探索新的檢測方法和技術,以應對不斷變化的食品安全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https://doi.org/10.1016/j.foodcont.2024.110889.
來源:微生物安全與健康網,作者~凌紀云。